11月24日,工人在三一重工18号厂房组装压路机。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
新华社长沙11月27日电(记者白田田)湖南省长沙市经开区,晚上,三一重工连片大型厂房依旧灯火通明。企业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,全国各地三一机械设备的开工运行数据——“挖掘机指数”不停跳动着。
今年前三季度,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410.8亿元,同比增长45.9%,净利润48.8亿元,同比增长170.9%。被看作中国经济晴雨表的“挖掘机指数”也在高位增长。这一些数据,描绘出三一重工由“小城小厂”成为“世界泵王”的发展轨迹。
时间拉回至1986年。距长沙100多公里的县级市涟源,梁稳根、唐修国、袁金华、毛中吾4个年轻人,怀抱着创业梦想,放弃国企“铁饭碗”,拿着从亲属和朋友那里凑来的6万块钱,在茅塘镇道童村创办了一家焊接材料厂。
老员工回忆,创业之初,梁稳根对他们说,要做中国企业改革的试验田,要走出中国、走向世界。当时,很多人觉得是天方夜谭。
机会给了有梦想的人。几年后,涟源焊接厂产值突破亿元大关,成为当地最大的非公有制企业,并于1989年正式取名为“三一”,含义是“创建一流企业、造就一流人才、做出一流贡献”。
上世纪90年代初,三一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“春江水暖”,提出“双进”战略:进入中心城市、进入大行业。1994年,三一重工落户长沙,开始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制造。
向文波认为,三一重工成功,是因为赶上了中国三大红利:人口红利——制造业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;市场红利——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;政策红利——改革开放政策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了生存空间。
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地增长,三一由一家地方小厂,发展为排名世界前十的工程机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。其从起步研发混凝土泵车,到成为有着“世界泵王”之称的全球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,仅用了13年;三一挖掘机从国内市场0.5%的占有率,到销量排名第一,超过卡特彼勒、小松等国际巨头,只用了6年。
三一重工智能制造车间“18号厂房”外的展厅,陈列着一台机身斑驳的37米混凝土泵车。它生产于1998年,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臂架泵车。
在此之前,市场上90%的长臂架泵车都是“洋品牌”,关键零部件更是被“卡脖子”。比如,拖泵“心脏”集流阀组的制造技术一直为国外企业掌握,且筑起了技术门槛;泵车臂架所需的高强度钢,只能从欧洲一家公司进口。
“核心技术、关键零部件是买不来的。”三一重工技术创新带头人易小刚说,三一从一开始就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,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为了突破高强度钢的瓶颈,三一研发团队潜心攻关,从钢材配方到加工工艺,历经两年时间上万组试验,终于成功。如今,三一中源新材料公司生产的钢材基板经特殊处理,强度最高可达1800兆帕,成本相较进口降低了60%。
记者在三一走访,深切感受到浓厚的“创新文化”。三一重工消防装备研究所所长陈添明介绍,三一人从来不说两句话:“行业都是这样的,所以也要这么做”;“国外还没这么做,所以不能这样做”。常说的两句话是:“学习,但不模仿”;“宽容失误,但不许重犯”。
目前,三一重工研发技术人员超过2000人,研发投入约占出售的收益的5%。截至今年6月,累计申请专利12070项,授权8751项,均位居行业第一。
持续不断的创新,三一重工诞生了世界最长钢制臂架86米泵车、“神州第一挖”200吨液压挖掘机、“全球第一吊”3600吨履带起重机、亚洲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……
11月24日,工人在三一重工18号厂房组装泵车臂架。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
三一重工也遭遇过低谷、瓶颈,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挑战。他们不断“打破边界”,最终实现“裂变”。
今年,三一重卡诞生,全部线上销售,不需要代理商。3月,首批500台三一重卡53秒售罄;6月,第二批500台46秒售罄,创造了重卡行业互联网销售的纪录。
记者了解,当下,三一从高管到普通员工,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知识。
“互联网战略”被确立为三一第一大战略,“一切数字业务化,一切业务数字化”理念深入人心。由三一重工孵化的工业网络站点平台,连接了45万台设备,其中工程机械设备30万台,服务的细分行业超过60个。平台上大数据,为产品的智能化设计、制造、销售和服务“赋能”。
打破商业边界的同时,三一还在不断突破市场边界,由“单一国内市场”向“国际化”转型。2012年,三一重工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老牌巨头——俗称“大象”的德国普茨迈斯特,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标志性事件。
目前,三一重工拥有5个海外研发制造基地、180家海外代理商,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2017年,三一重工实现国际出售的收益116亿元,占企业营收的比重约为30%。
向文波说,未来的三一要与世界“共舞”。他们的愿景是,海外营收占比达到50%,为中国贡献一个世界级品牌。